欢迎访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热点搜索:文章 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新闻中心
媒体之声
【扬州晚报】16岁男孩头晕竟是患高血压 高血压也遗传?其实可防可控
发布日期:2018-12-06 浏览次数:11627

16岁男孩高血压_00_副本.jpg

本报讯(通讯员 傅轩 记者 张庆萍)“16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高血压?”近日,家住市区的张女士(化名)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她儿子小勇(化名)在学校体检时,检出高血压,接下来几天有意识地测血压,小勇的血压都很高,高压甚至有时超过160mmHg。“青少年高压越来越常见。”扬大附院内分泌科博士、主任医师王颖表示,排除因肾上腺瘤等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很多青少年,特别是男性,多是家族遗传史的原发性高血压。


16岁胖男孩竟患上高血压

家族遗传+活动少+营养过剩

体检前,小勇时常觉得头晕晕的。“那时以为孩子学习太辛苦,伤神引起的。”张女士说。可一个多月前,学校体检时,医生检查发现小勇的血压较高。“后来几天测下来,血压都在150-160/95-100mmHg。”张女士说,今年16岁的小勇,身高1米72,体重75公斤,稍稍有些显胖。

确诊了儿子的高血压,张女士赶紧带儿子去家附近的医院诊治。为确定高血压发病原因,医生开出了相关检查单,除了血糖、甘油三脂的指标有些偏高,其他项目,包括肾脏,肾上腺等,都没发现问题。“应该可以排除肾上腺瘤等继发性高血压。”王颖表示。

通过询问病史,王颖了解到,小勇的祖父是多年的高血压患者,家族里还有好几位患高血压的长辈。“家族遗传史的原发性高血压,与糖尿病一样,一般40岁以上发病率高,可因其活动减少、营养过剩等,发病年龄提前了。”


原发性高血压为何发病提前?

就诊青少年一年接触近百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16岁的小勇,提前“迎来”家族病高血压,不少正在求学的青少年也查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有个12岁的小男孩,因老喊头疼,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王颖介绍,那个小男孩有家族史,比较胖,刚确诊病情时不能控制饮食,血压一直下不来,后来,在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下,小男孩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体重减到正常,血压也跟着慢慢降下来。

这样的病例,王颖每年要接触到近百个。“也是一个10多岁的胖男孩,不仅血压高,血糖也很高,来医院检查时,其空腹血糖是16mmol/L,血压150/95mmHg。”

一问病史,胖男孩的爷爷和爸爸都有高血压。“但他们都是在45岁以后发现高血压,没想到孩子这么早就会得高血压和糖尿病。”王颖说,在治疗过程中,小男孩同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孩子的父母有顾虑,担心孩子年龄小,怕出现药物副作用,但我反复告诉他们,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脑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梗、脑梗塞等损害,再想逆转就难了。”

令王颖扼腕叹息的是,因为年轻患者不重视高血压、不吃药、不改变生活方式导致危重症状的反面病例,在临床上并不鲜见。“有位患者,40岁出头,就因脑出血去世了。他20多岁就查出高血压,可十几年来不肯吃降压药,总觉得自己感觉挺好,不相信会出事,结果……”


【莫担心】

遗传性高血压也“可防可控”

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运动量

王颖介绍,青年高血压以原发性为主,15-30岁为发病年龄,以男性居多。且青年人大动脉弹性好,外周阻力较高,故舒张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升高不明显。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高血压具一定遗传性。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此病风险高。

2.超重及肥胖、运动量少。营养过剩,得不到有效消耗,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动脉硬化风险明显增加。

3.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易致水钠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4.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精神过于紧张,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小动脉收缩增强而致血压增高。

“需引起重视的是,许多青少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或不把高血压当回事,抗拒治疗。”王颖表示,高血压可防可控,应科学面对。她提出4点建议:

1.调整生活方式是治疗基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可控的危险因素,是防治青年高血压的必要前提。

2.临床上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已不足以控制血压,需联合药物治疗。

3.主流降压药对肝肾功能影响很小,高血压本身才是肾功能损伤的主因。

4.高血压治疗不以症状为标准,以血压为标准,目标血压为小于140/90mmHg,如能耐受,建议青年高血压应降至120/80mmHg。

(来源于2018年11月26日《扬州晚报》A10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6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ICP备05038455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