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东23病区儿科病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儿——5岁的法国籍混血儿。“特殊”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该患儿刚从法国归来,在目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国外均为高风险地区,这样的患儿住在病房里,对我院病房的防疫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于,患儿因消化道出血入住我院,最终在儿科小儿消化专科确诊为结肠息肉,该腺瘤样结肠息肉是小儿消化专科开展胃肠镜检查以来,所遇见并最终在内镜下切除的最大息肉,大小约1.5cm×2.0cm。
5月下旬的一天,正在查房的小儿消化专科医师郁春接到儿科主任医师房伶的电话:“有一个国外回来的5岁的小朋友,因为反复大便带血需要完善结肠镜检查,能不能在我院帮助孩子完成检查和治疗?”经过进一步的了解,郁春得知,这位患儿数月前已经在国外就诊过,曾经口服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国外医生建议其完善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因为祖籍在扬州,加上患儿父母听闻我院能够开展小儿胃肠镜检查,就专程来往。了解情况后,郁春表示不能辜负患儿家属对我院的信任,便立即收治了这名患儿。
虽然目前我院小儿消化专科已开展胃肠镜检查约3年,但是为这么小的年龄的患儿实施肠镜检查,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如从小儿的麻醉开始就存在麻醉意外、过敏、麻醉后的呼吸管理等风险;肠镜操作期间,因患儿年龄小,肠管壁相对薄、脆弱,肠管固定差、活动度大,加之患儿肠道有出血灶,因此肠镜操作的风险也较高;另外,如果在检查过程中碰见病灶,治疗过程中也会存在肠道出血加重、肠穿孔等风险。
考虑到检查治疗存在的风险,郁春积极联系手术室及麻醉科,麻醉科医师对患儿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制定了各种风险预案,大力支持保障小儿消化专科的患儿完成各种检查及镜下治疗。同时,郁春联系了我院成人消化内科医师。“儿童的各项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都是由成人逐渐发展过来的,最初的小儿消化专科胃肠镜检查也是从成人消化内科学习后开展的。我院消化内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强大的医疗及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目前国内各种顶尖的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所以在消化内科的支持下,我们此次手术的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郁春介绍。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患儿如期来到了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们不停地陪着患儿说话,缓解其紧张情绪。呼吸机、喉罩,静脉推注麻醉剂、镇静、镇痛,麻醉科医师不停地忙碌着,患儿顺利进入麻醉状态。手术中,肠镜顺利进入患儿肠道,经肛门、直肠、十二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直到回盲瓣,在距肛门约10cm处的直肠内,见到一枚细蒂球形息肉,大小约1.5cm×2.0cm。在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吴健及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远志的帮助下,在内镜下通过电切,郁春及其团队顺利摘除患儿病灶。术后患儿安全返回病房。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小儿消化专科的诊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儿童息肉,在临床上有幼年息肉、幼年性息肉病、淋巴样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等,其中以幼年息肉最常见,又称简单息肉、潴留性息肉,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多见于男孩。幼年息肉85%为单发,14%为2、3个并发,90%以上发生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多位于直肠内距肛门3~4cm至7~8cm处,少数也可发生于右半结肠。无痛性慢性血便是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一般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呈鲜红色的条状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量较少。低位息肉直肠指检能触及者一般均在门诊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患儿直肠内压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离断,一般出血不多。高位息肉可在乙状结肠镜检或纤维结肠镜检下摘除,以上方法不能摘除时,需考虑开腹切肠摘除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