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ICU与儿外科、影像科、介入放射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协作,成功救治一名误服橡皮泥后致急性肠梗阻合并川崎病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已经出院。出院后,为表达感激,患儿家长为PICU全体医护人员送来锦旗。
据了解,患儿为一两岁男童,因无明显诱因的发热、呕吐、解稀便来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经过医生仔细询问,患儿近期可能有误服橡皮泥病史。儿外科副主任刘振勇会诊后,提出给予胃肠减压、灌肠排便、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补液等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过进一步诊断,患儿合并脓毒血症、肠梗阻、低钠血症、脱水等症状,护理人员立即为其洗胃,共用温生理盐水450ml,洗出较多绿色泥状固体(似橡皮泥);患儿入院后解大便亦见绿色粘液及绿色泥状固体(似橡皮泥)。入院第二日,患儿仍有发热、腹胀、腹壁紧张等症状,因该患儿感染较重,且误服橡皮泥时间较久,梗阻已进入肠道,单纯胃管减压不能减轻梗阻症状,需进行鼻空肠置管。PICU医护人员继续予以生命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密切追踪患儿感染指标,并为患儿进行深度灌肠后复查腹部DR立位,结果显示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管积气较前好转。在影像科、介入放射科等科室的技术支持下,患儿在转入PICU第二日下午接受DSA下鼻空肠管置入手术,这也是我院第一例儿童成功置入鼻空肠管的病例。同时,以儿内科副主任陈晓、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利兵为首的医疗组发现患儿出现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手足硬肿、CRP高、血沉快、发热病程有6天等不典型川崎病的表现,当机立断,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蜕皮,也证实了医疗组的处置是及时正确的。
经过医护人员多日的悉心治疗与护理,患儿体温渐降至正常,腹胀好转,PICU医疗人员和刘振勇主任每日联合查房,患儿最新腹部立位片提示肠管通畅,给予复方聚二乙醇清洁灌肠,解出大量草绿色粘液便,渐渐转为黄色。经PICU医疗组一系列精准治疗方案的落实、儿外科的专业的查房指导、PICU护理组的精心护理、心理干预,患儿腹胀好转。医护人员拔除患儿的空肠引流管,缓慢从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继续予以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保护冠脉、完善心脏彩超检查等措施,患儿体温渐渐恢复正常,无明显腹胀及腹痛等不适,已于近日康复出院。出院后,患儿家长向PICU送来了锦旗。
此患儿的成功救治,除了家长的极度信任和配合,也离不开多学科的大力合作!同时,也提醒我们,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未知的危险没有辨别意识,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和看管,一旦发生意外,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