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纪检工作人员,因为疫情而集中住宿,走在扬城的街道、社区,大街小巷。她,是他的妻,也是我院产房用双手迎接新生命的一名助产士——叶莉。从疫情初期到现在,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将对她的尊敬和怜爱之情倾注于笔端,令人读之动容。
《疫情中,我眼中的她》
8月5日08:21分,随着最爱的手机铃声响起,我放下正在记录问题的笔,接听了她的来电。
“喂,老朱,你在哪呢?我回不了家了。”
“我在核酸采样现场监督检查呢,你又忘带钥匙啦?”
“没有,我带了。”
“你快说,我忙呢,怎么回不了家啦?”
“我刚下大夜班,到了小区门口不让进去,说小区有确诊病例,如进去就不能出来,你说我该怎么办?”
不作思考的我,随口就说:“你刚下大夜班,你就进去呗,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休息一下。”
“老朱,你这么说就有点自私啦。我们东区产房班上人手本来就少,现在有人参加核酸采样,有人被居家隔离,如果我回了家,就不能去上班,产房人手就不够,我需要继续上班的。”
“那你和封闭小区的人商量一下,回家拿点换洗的衣服和生活日用品,把家里的水、电、煤气关了,储备的蔬菜拿出来分给邻居,如果放在家里会烂的。”
“我和他们说了,他们不让进,家里也没人。”
“那你不回家,你住在哪?”
“我现在回医院找地方休息,准备就住在医院。”
“可你怎么生活啊?什么都没有。”
“我能克服的,我是党员。虽不能像你一样走在抗疫一线,但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疫作出一份贡献。我相信扬州的疫情会很快过去的。”
“可你……?”
“别说了,我现在去医院了,你在外好好工作,注意防护。”
此时的我,哽咽了。
她,我的妻,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只要上班就可能会用双手托起新生命的白衣天使,我口中的“接生婆”。
此时此刻,她是我眼中最美丽、最纯洁、最善良的白衣天使。
还记得2000年,她第一次来部队探亲,抱着1岁的小儿,对我说:“你现在是一名连长,相当于一家之长,对待战士,特别是对待新兵要像我们助产士对待新生儿一样,给予他们关心、爱护,让他们健康成长。”
还记得2005年,她为支持我的工作,离开心爱的产房,来到红色土地江西。在部队等待安置工作的那段日子,她对我说:“我这样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我想先工作,我爱我的职业,我爱产房,我喜欢听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还记得2012年,作为随军家属等待安置的她,收到被安置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东区医院产房时的喜悦、开心的样子,“我又可以干老本行了。”短短的一句话,无不反映着她对助产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还记得那一年,换班后病房听胎音时,她及时发现一位产妇产后出血,避免了一起医疗事故,回家后对我说:“助产这份工作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我今天不注意观察,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这件事将时刻警醒我,工作要认真、细致。”
还记得不久前的那些天,她和我说他们产房工作人员有人黄码了,医院转来一名黄码的产妇等。那刻我明白,抗疫不仅在一线,永远不能关闭的产房也是抗疫的战场。他们用双手迎接着新生命,同样也托举着扬州建设未来的希望。
这就是我的妻,一名普通的“接生婆”,一名在平凡岗位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