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热点搜索:文章 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服务 >> 健康宣教
就医服务
健康宣教
预防肾脏病的8个法则
发布日期:2022-03-16 浏览次数:11078

有一组数据要“吓吓”大家:目前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约有8.5亿,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0.8%;预计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位列导致过早死亡最常见的疾病前五名;在高收入国家的医疗预算中,每年肾衰竭患者仅透析或肾移植的费用占比就高达2%~3%。

肾脏疾病往往因缺乏正确认识而被忽视。越来越多的人因慢性肾脏病而死亡。肾脏替代治疗和各期肾脏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加强肾脏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升基层医生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治能力,建立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吾爱吾肾,知识强肾”。以下8个预防肾脏病的法则总结归纳于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研究,安全有效。

法则1:适度锻炼

全球目前约有1/3的人缺乏运动,这已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指南,对运动康复进行了推荐,鼓励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进行与自身心血管健康状况及运动耐量相适宜的体育锻炼。目标为至少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

保持身体健康与活力,能维持理想体重,适当降低血压和减少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慢性肾脏病和透析患者也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运动康复医学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比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太极拳,已经在治疗多个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辅助效果。

法则2:预防肥胖

肥胖是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体重的简便评估方法。针对中国人群,BMI维持在正常范围(18~23.9)有助于减少罹患肾脏病的风险。

《柳叶刀》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显示,低热量饮食带来的体重降低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预防肥胖或积极控制体重,对减少肥胖相关肾病和糖尿病的肾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法则3:坚持监测血糖和血压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所有类型的糖尿病都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常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维持标准血糖水平,可以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高血压与肾脏病互为因果。一方面,长期未得到控制的血压除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外,也会对肾脏造成巨大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肾脏细胞本身能分泌多种调控血压的激素,因此肾脏疾病也会引起肾性高血压。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高血压控制也会越来越难。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将监测血压作为日常体检项目更为重要。

法则4:足量饮水,但不过量

肾脏是水代谢最重要的器官,喝水和肾脏的健康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健康成年人每天需饮水2000毫升左右,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具体饮水量可根据环境温度、自身运动情况灵活调整,在天气炎热、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

多项研究已显示,适度喝茶能够发挥一定的降糖、降脂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适度喝茶可能对人的肾小球滤过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茶叶中普遍含钾量较高,不建议无法正常排钾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饮用。

法则5:不吸烟

烟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伤害肾脏细胞,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加速慢性肾脏疾病的恶化。

一项针对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肾功能比较的研究发现,吸烟者的肾功能下降比非吸烟者高83%,而且下降速度更快。吸烟越多者,肾损伤风险越高。

法则6:忌滥用药物和补品

烟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伤害肾脏细胞,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加速慢性肾脏疾病的恶化。

一项针对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肾功能比较的研究发现,吸烟者的肾功能下降比非吸烟者高83%,而且下降速度更快。吸烟越多者,肾损伤风险越高。

法则7:重视定期体检

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早期可无异常表现。如果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或肾脏病家族史,建议定期检查肾脏功能。常规的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以及泌尿系超声。存在前述高危因素或已患肾病的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提高检查频率。

法则8:多学科管理慢性肾脏病

我们常说,慢性病的管理,五分靠治疗,五分靠调养。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肾病患者,由肾内科医生、患者教育护士、营养师和其他专科医生共同帮助患者制定一体化的防治策略,全面介入,可延缓肾病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来源:健康报)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6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ICP备05038455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