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简史】2000多年前,人类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具有抵抗力,便将这种能力称之为“免疫力”。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挤牛奶女工在接触患有牛痘的牛后,可被传染却不会再感染天花,意识到人工接种“牛痘”可能会预防天花。此后,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并开创了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的先河。
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认知不断加深,目前科学界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为什么我们需要免疫力
人体免疫系统有着一个精细调控的机制,正常情况下,它与机体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平衡。
免疫力,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免疫力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个重要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力具有免疫防御的功能,即能够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免疫监视 免疫力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及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当免疫监视的功能下降时,便无法监视机体中出现的个别肿瘤细胞,也无法及时清除肿瘤细胞。这会使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
免疫自稳 免疫力具有免疫自稳的功能,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个主要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这一特性赋予了免疫系统区分“自我”和“非己”的能力。
免疫力低下会怎样
免疫力低下通常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感染的概率增加。同时,免疫监视、免疫调节、免疫防御功能,其中任何功能出现障碍,均属于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一般认为,手术、营养不良、精神打击、心理创伤、惊吓、恐惧、过度劳累等会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力。
我们常听人说:免疫力下降,就爱感冒。每个流感季节,成年人被感染的次数为1~2次,病程一般不超过1周。如短期内反复感染,且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久治不愈,确实需要思考是否有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但不能盲目用“免疫力下降”来概括。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携带病原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等)和易感人群是人能够感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在机体突然遇到未知病原体的时候,免疫系统需要时间指挥免疫器官和分子来消灭病原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人体也会出现相对应的打喷嚏、咽痛等症状。
免疫力太高为何也不可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和各种物质打交道。机体每天吸入和摄入许多无害物质,正常情况下,机体并没有对所有外源物质产生应答。
但如果机体的免疫系统过强,错误地将外界无害的物质判断成危害性物质,就会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皮疹、反复喘鸣、鼻炎、打喷嚏、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组织、器官,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皮肌炎等。
食补增强免疫力可靠吗
经常有人会给家里老人买虫草、灵芝、人参等来进补身体。虽然,我国医学古籍和某些科学研究中发现冬虫夏草等中草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灵芝、冬虫夏草等补品能够单独治疗某种疾病。
因此,不考虑个人情况,就想靠这些“网红食疗”增强免疫力,甚至达到“百毒不侵”,是不科学的。
所谓“增强”,针对的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正确地调节免疫力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
药物能提高免疫力吗
常见的调节免疫的药物大致分为两类:
中成药 如主要成分为虫草的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蛹虫草菌粉胶囊等。这些药物有明确的临床使用指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认为中药安全,就自行购买给家里老人、小孩服用。
西药类 丙种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细菌溶解产物、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这些药品有明确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和副作用,需在医生的评估下,遵医嘱使用。
此外,丙种球蛋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为血液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临床使用规范进行。
特别注意,儿童免疫调节“明星药物”匹多莫德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修改说明书,从“包治百病”到“只适用于两种病症”,还增加了“3岁以下儿童禁用”的禁忌。这说明,免疫调节药物不是谁都适合,能否使用、何时使用、用多少等,都需要医生来判断。
想调节免疫力,可以这样做
普通人调节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合理膳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舒畅心情、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对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导共有8条准则。这8条准则为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提供了健康、合理的膳食指导,以促进全民健康和慢性疾病的预防。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除平衡膳食外,各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积极的运动锻炼很有必要。
目前,日常身体活动的推荐量是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建议减少久坐时间,每坐1小时起来动一动。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老年人在适当运动的同时要注意防范摔伤和骨折。(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