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热点搜索:文章 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服务 >> 健康宣教
就医服务
健康宣教
面对“癌王”,只能举手投降?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次数:10938

11月的第3个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面对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手术根治率低,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因此胰腺癌有“癌王”之称。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日趋年轻化,而大众对该病的了解和认知却仍有待加深。

“深藏不露”的它

要认识胰腺癌,首先要知道胰腺在哪儿。胰腺是深藏在人体左上腹最深处的重要器官,与肝、胆、肠、胃等器官紧密相邻,后方是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组织。按照解剖位置,胰腺分为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

胰腺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富含消化酶,可帮助消化食物;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激素,主要是胰岛素等,维持血糖稳态。

并非所有长在胰腺上的肿瘤都叫胰腺癌。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变,即胰腺导管腺癌,占所有胰腺癌病理类型的95%。此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是胰腺恶性肿瘤的一种,但它多表现为惰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生长、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恶性程度远不及胰腺导管腺癌。这也就解释了身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当年为何能够“带瘤生存”8年之久。

早发现为何那么难

胰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研究显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过量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此外,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有家族遗传性疾病者或亲属患肿瘤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这些高危人群应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格外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早期识别,积极诊治。

胰腺的解剖位置隐蔽,普通B超对胰腺小肿瘤的检出率低,因此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胰腺癌。此外,胰腺癌早期基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只有到了晚期,长大的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引起癌痛才会引起警觉。正因如此,胰腺又被称为最狡猾、最会隐藏和伪装的器官。

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临床主要依据上腹部增强CT帮助诊断胰腺癌。在CT影像中,2毫米的病灶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那么,胰腺癌是否有早期预警信号呢?请大家牢记以下四点:

中上腹饱胀不适,不要光想着做胃镜或肠镜;

中年以后的血糖升高,不要光想着糖尿病;

腰酸背痛,不要只当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

眼睛黄了,不要只想到肝炎。

出现上述症状和不适,应及时去查查胰腺增强CT。

手术决定了生存期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胰腺手术被誉为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难度高,风险大,极具挑战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实现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但由于确诊时大部分已属晚期,因此目前手术切除率低于20%。研究表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肿瘤位置、体积、血管侵犯、周围脏器浸润等来确定,可行开放或微创手术。对于暂时无法手术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积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也可以令患者获益。

胰腺癌会遗传吗

“医生,我父亲得了胰腺癌,会不会遗传给我呀?”其实,胰腺癌遗传的可能性较低,仅5%~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史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家族性胰腺癌是指家族中至少有2名一级亲属患有胰腺癌。在胰腺癌家系中,随着一级亲属中胰腺癌患者人数的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也明显增加。有1名一级亲属患胰腺癌,那么胰腺癌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2名一级亲属患胰腺癌,胰腺癌的患病风险将达到一般人的6.4倍;如果有3名及以上的一级亲属患胰腺癌,其发病风险将达到32倍。

对于家族性胰腺癌的筛查,一般认为40岁是筛查开始的合适年龄,或比家族中最早出现胰腺癌的患者年龄提前10年。通常为每年查1次,若发现不确定的实性病变或非特异性的胰管狭窄,筛检时间应缩短为3~12个月,甚至缩短至3个月内,并对胰腺外肿瘤进行每年筛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研发的可喜进展,治疗手段和方案的日益丰富,多学科综合诊治的参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和获益。总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放弃才是最大的认知误区。(来源:健康中国)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6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ICP备05038455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