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王强教授团队成功为两位患者进行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今天,是69岁的吴大妈(化名)做完心脏二尖瓣二次瓣膜手术后的第11天,现在她已经能下床自如行走。
而在另一间病房,65岁的卜先生(化名)同样因为10年前植入的生物人工瓣膜老化,3天前刚做完微创的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此刻已经和健康人一样谈笑风生。
而卜先生这例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目前在扬州更是首例,在全省也是较早开展。
两名相同病情患者,选择了不同治疗方式
再次找到当年的主治医生,吴大妈表示很安心
吴大妈十多年前做了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手术,但近期发觉严重气喘,行动困难且四肢肿胀。到医院检查发现,是先前置换的二尖瓣人工瓣膜出现了功能衰退,需要接受二次瓣膜手术。
考虑到十多年前开放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挺好,于是吴大妈选择仍采用开放式手术方式,置换了全新的二尖瓣人工瓣膜。
卜先生则选择了创伤小但手术技术难度更大的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瓣中瓣置换术就是在生物瓣膜内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再植入介入瓣膜,从而起到弥补生物瓣功能缺失的作用。”扬州大学心脏大血管病研究院院长、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强介绍,介入瓣中瓣置换技术应用于主动脉瓣的手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因为心脏二尖瓣生理结构更为复杂,开展相应手术的技术难度就大大增加了,且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新技术,开展经验并不很多,卜先生是扬州接受此例手术的第一人。
术后卜先生恢复良好,近期即将出院
此次的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只是在卜先生胸口留下了很短小的伤疤,而卜先生也未像接受开放式手术的患者采用胸口打束紧绷带的方式,帮助创口愈合。“创口小,痛苦小,恢复快,这次手术效果很好,比上一次心脏手术少吃了很多苦。”卜先生说。
微创介入安全高效,关于技术专家这么说
对于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通常会采用人工瓣膜置换的办法进行治疗,首次换瓣时,患者可自主选择机械瓣膜或者生物瓣膜。
“置换机械瓣膜优点在于功能期长,但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置换生物瓣膜的患者则不用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生物瓣的弱点是有功能期限制,一般超过10年会出现功能衰退。”
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巍说,这两例患者都是原先置换的二尖瓣生物瓣膜出现了严重功能衰退,而不得不接受第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办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王强介绍该项技术优势
王强表示,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对于二次换瓣手术来说是一次开创性的探索,避免了开胸的体外循环手术,减少了术中创伤,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效果极佳的手术选择。
而此类手术,需要手术医生同时掌握微创介入技术和介入瓣膜技术才能完成,把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治疗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患者微创介入相关影像资料
见证“心”技术
续写“心”生命
让技术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 END —
编辑 | 赵子卿
审核 | 仇上斌
素材来源 | 心脏大血管中心、交汇点新闻